>> 首页 >> 课改动态 >> 文章正文
整合课程资源,提高课堂效率
发表时间:2012-2-17 08:15:11 来源:成都铁中 编辑:yuyu
点击/评论:4421/0

整合课程资源,提高课堂效率

                 ―――成都铁中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点滴经验

 

2010年秋季起,高2013级学生顺利实施新课程。与过去比较,本次新课程的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发生了变化,教师在面对这些有诸多的不适应。

教师是课改的主体,新课程中渗透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都要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来实现。教师一定要深入、全面地学习课程标准,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掌握课程标准的思想内涵,通晓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才能目的明确、方向集中地钻研教材,具体、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分散难点、突破疑点,从而得心应手地驾弩教材,灵活自如地选择教法。我校集中精力找到一点解决难题的方法。

一.转变观念,整合资源、提高课堂效率

1.加快观念转变步伐。由于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尚未彻底改变,致使大多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受历年高考的影响不由自主地表现出一些落后的教育教学理念,一些教师的观念与行为也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为此,学校加强校本研修,加强备课组活动,再学《课程标准》,体会实质,并组织“同头异构”研究课,共同研究新课程下“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

2、课堂目标明确,教学架构合理。我们要求课堂由核心目标,学生预习,教学板块和学生学习清单四部分组成。目标指向明确,一是让教师心里非常明确,哪些才是最重要的要教的东西,二是备评课时有一个明确的指向,不拘于小节。教师在备课时重视的是对于核心目标有否达到。三是让学生心中有数,本堂课要学什么。一堂课教师知道什么才是此时学生可以接受的最重要的知识,并且用巧妙的策略将这些东西教给学生。

3、解决教学任务与课时紧张的矛盾。新课改启动以后,新教材的内容和要求较之以往有比较重大的改变。主要包括:选取的知识内容和知识点的改变;知识内容的编排体系、逻辑结构的改变;知识点教学要求的改变,更加重视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对于这些变化,有些学科教师普遍感到课时不足,认为《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之间矛盾很大。加之教师用惯了老教材,对新教材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把握有困惑,对教材的理解不够深入,没有弹性处理教材的经验,为了保险起见,教师不仅要讲教新教材,还常常补充老教材的内容,这就加剧了教学任务繁重而课时量紧的矛盾。我们要求备课组加强研究,通过网上查阅新课程的全部教材,了解新课程教材体系和结构,进行课程资源整合,提高课堂效率。

如《语文》教学中备课组进行了阅读鉴赏单元整合;阅读鉴赏与梳理探究资源整合;阅读鉴赏与表达交流的整合;阅读鉴赏与表达交流的整合与分解训练;诗歌鉴赏知识网络与必修一单元、选修1B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契合点整合;学生参与资源整合;写作素材整理与表达交流的整合,等等。

二.改革学生评价方式,调动学习积极性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培养目标的定位在“社会化、素质化、个性化”,这不仅符合人的终身发展需要,也符合以全球化、民主化、多元化为特征的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为此,高中新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而多样的课程,让学生自主选择,这就产生了选课制;学生选课制的产生,必然引起课程管理制度的变革,从客观上要求采用学分制进行管理。

在评价方面,新课程要培养全面而个性发展的人,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实际上就给高中学生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学生评价改革必须紧紧围绕着这一核心目标,在评价功能、目标、主体、内容、标准以及过程和方法等各个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

学分管理不是对学生进行水平评价,而是一种动态的、发展性的管理办法。即教师要关注学生“学”的状况和学习的过程,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充分利用“过程性评价记录”这个管理办法,较全面地记录了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改变过去以分数论英雄的做法,更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成为课堂的主体,更关注课堂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样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同时对学生的学习也起到了督促作用,尤其是平行班的学生。

     总之,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在积极的探索、研究。

 

 

                                            成都铁路中学校



来源:成都铁中  编辑:yu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