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教改科研 >> 教研文论 >> 文章正文
试论体育新课标中“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的制定
发表时间:2012-2-16 15:24:05 来源:成都铁中 编辑:yuyu
点击/评论:5961/0

试论体育新课标中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目标的制定

成都市铁路中学校       连文杰[1]

引言

许多中小学一线体育教师们在撰写教学目标时,总会对新课标下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两类教学目标无所适从。对这看不到,摸不透的目标怎么制定、如何实现、怎么评价也一直颇为困惑。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为课标”)》虽明确指出,为了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习评价的可行性,教学目标必须是具体的、可观察的。[1]此类表述虽为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两类教学目标的制定指明了方向,但相关表述中却没有给出明确具体的实施方法以及可以借鉴的案例。学者蒋丰也表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心理和社会适应目标的行为化表述困难,尤其是体育意识、审美意识、集体主义精神、创新精神等情感目标行为化更是如此……用具体的,可观测的学习者的言行表现来间接推断情感学习目标是否达到,即把学习者的具体言行看成思想意识外在的表现。[2]

采用外显行为来间接推断学习者内心思想意识的方法是与行为主义的基本原理一致的,既教学目标的达成是以学生外显的行为特征来实现的。采用行为主义范式的优点就在于所规定的教学目标一定是清楚、具体、可操作以及可重复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使体育与健康课程加快形成较为统一的制定标准,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减少在解读新课标过程中所带来的不确定因素。

但对行为主义范式本身的批评也应引起体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既然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是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那么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就在于人所具有的主体创造性,行为主义一味所追求的客观性原则并不能完全解释学生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所引发的各类情感体验。由于学生外显行为与内心体验之间的关系并非一一对应,因此若只通过外显行为的观察,而没有分析学生产生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则很有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如学者曹卫民等人的文章中就指出由于《课标》各水平阶段心理体验性质的情意目标表述的局限性,专家讲座和相关《解读》书籍中又没有做出明确、具体的引导,设置出现了一些表述错误的案例,误导了我们的体育教师,出现了此类目标表述的理想化、概念化、口号化的倾向,违背了《课标》所希望达到的预期效果[3]

体育教学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两者之间的关系

那么,体育教师究竟该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创设专门的情景,采取一些特别的手段,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呢。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应该先理清体育教学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两者之间的关系。合理的体育教学可以推动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而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也会促进学生更好地参与正常的体育教学活动,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与身与心之间的关系颇为相似。具体来看:

1. 体育教师主体专业观念的转变

在体育与健康标准实施之前,我国一线的中小学体育教师都是依照教育部颁发的体育教学大纲来进行体育教学的。由于体育教学大纲中并没有明确做出发展学生心理健康的措施与目标,工作在一线的大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师虽已基本具备专业的体育学科相关知识与技能,但对与学生心理发展过程相关的知识了解及掌握程度相对滞后。

随着体育新课程标准的贯彻与实施,充分发挥体育课程的多种功能和价值,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整体健康水平提高的课程教学目标的出现,对当代体育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体育技能与健康两条主线始终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以往体育教师技能为上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体育新课标实施的需求。体育教师们需要在传授技能的同时,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以全新的健康理念来指导自身的体育教学。

2. 体育教学中的

体育教学是促进心理健康的载体,体育教学是,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为舟,两者位置不能颠倒。其他课程如(心理活动课,素质拓展课)也可以完成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任务,因此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不能脱离体育教学过程,尤其是体育技能教学这条主线,否则体育教学的实质就会发生变化。体育教师们应认真挖掘体育教材的心理因素,更好地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如耐久跑在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也可以发展学生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的意志品质[4]

3. 体育教学中的共性个性

体育教学主要是一个从不会到会的过程。由于我国主要是采用分年龄教学模式,处于同一年龄段学生运动技能的学习基础较为一致,学生的共性大于个性;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主要是一个状态改善的过程。由于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的发展差异较大,不同学生间的心理健康程度可能存在很大的不同,如有些学生本身心理健康水平就较高,有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但也有些学生自身心理健康水平较差,如抑郁,容易焦虑,孤僻等……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则个性大于共性[5]。体育教师们应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通过设置专门的体育情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制定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目标的途径

新课程提倡采用行为目标的形式陈述教学目标,有两种描述类型:一是采用结果性目标的方式,即明确告诉学生通过本课学习后应达到的学习结果是什么,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明确、可测量、可评价,如体育技能学习目标制定可以采用此种方式;二是采用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的方式,即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体验,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体验性的、过程性的,这种方式指向无需结果化或难以结果化的课程目标,主要应用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两类教学目标即属于此类。

体育与健康课程与其他课程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学生是通过身体肢体的外显动作来完成学习任务,这就使得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会具有行为主体的直观性、情感体验的丰富性与强烈性特点。那么究竟该如何制定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这两个目标呢?解决问题的关键应在于体育教师否能找到体育教学心理健康两者的结合点。

依据目标统领内容的原则,体育教师若想实现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目标的达成,首先就要对这两个教学目标进行以下四个问题的分析:

问题一. 搞清楚两者目标的内涵究竟有哪些(在心理学领域中,两者都属于心理健康的范畴,具体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问题二. 与体育教学密切相关的目标有哪些(不同的体育项目教学可以引发学生不同的心理状态,如球类等集体项目更容易促进学生社会交往水平的提高,而对于田径长跑等项目更容易促进学生意志品质水平的改善。而同一体育项目教学也可以引发学生不同的心理状态,如篮球单手肩上投篮教学可以引发学生的焦虑情绪,也可以促进学生自信水平的提升。)

问题三. 能在一个模块教学过程中,实现的目标有哪些(如自信水平的发展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有所改变,而诸如人格、气质等内容则很难在较短时间内发生变化)

问题四. 能在一次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发生改变的目标又有哪些(如学生的情感体验可以是发生在瞬间的过程,也可以是持续较长时间的过程。)

体育教师通过对以上四个问题的分析,应形成对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这两个目标的正确认识。在制定此两个教学目标时,所遵循的教学目标三要素法为:

1)教学对象:即所谓的行为主体,特指学生,而不是教师。因为判断教学是否有效,其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实际的进步,或者学习过程有没有得到贯彻,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某一项工作,因此要避免采用如下的描述方式使学生……”提高学生……”培养学生……”等,而一般采用……”的描述方式。

2)说明积极变化的心理状态:应明确给出学生哪种心理状态发生变化,而且应强调心理状态积极的变化,如自信水平的提升,焦虑情绪的降低等。

3)说明产生积极心理变化的条件:条件是指学习者表现积极变化时所处的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具体的人为因素包括学生自己、教师、同伴、小组、团队等。人为条件如教师或同伴的积极鼓励下,言语的支持、肢体的加油、呐喊;具体的环境因素包括场地、气候、教学辅助设备等。环境条件如在负重的前提下,学生完成障碍跑时体验超越自我的成功与快乐。

范例1:学生(行为主体)在单手肩上投篮学习过程中,在教师及同伴的积极鼓励下(条件),体验投篮进框时的成功感、喜悦感,以及自信水平的提升(积极变化的心理状态)

范例2:学生(行为主体)在进行体操头手倒立学习过程中,在同伴的保护帮助以及教师语言的积极鼓励下(条件),积极体验自身逐步克服身体处于倒置状态时的恐惧心理,以及体验到与同伴相互信任程度不断增进时的心理感受(积极变化的心理状态)

可以看到,上述范例目标的陈述,都包括了行为主体、条件和积极变化的心理状态三个必需的要素。

体育与健康教学中,评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教学目标是否实现一直都存在争论,且没有固定统一的执行标准。本文作者认为可参照心理学框架下心理健康指标评定的各种方法来判断目标的达成度。可采用的主要评定指标包括:学生在学习前后的心理测验结果比较,教师等观察者的教学观察报告,学习者个人的自陈成长报告等。

小结

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的细化、具体化,既有指导教学实践的导向功能,又是教学评价的客观依据。体育教师进行情感领域的教育,必须以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目标为教学依据。制定科学的、系统的情感领域体育教学目标,是落实体育教学任务的重要举措,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工程。

参考文献

[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 教育部制订.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 蒋丰. 教学目标质量不高导致体育课质量不高的必然性分析. http://www.cdjnjy.com/WLJY/sport/netedu_ty/ShowArticle.aspx?articleid=2911, 2009-3-29.

[3] 曹卫民. 陆生宁. 魏伟. 用学生的动作行为将隐性目标显示出来[J]. 中国学校体育, 2006(10): 35-36.

[4] 陈梅. 谈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功能与体育教学的融合[J]. 安徽体育科技, 2008, 29 (1) : 62-64.

[5] 张建文, 肖嵘. 体育教学中情感目标制定的原则[J]. 中国成人教育, 2007, 10: 145-146.

 



[1]作者 通讯方式:成都市一环路北二段34号,邮编610081.  link20040099@yahoo.com.cn



来源:成都铁中  编辑:yuyu